栏目分类小说连载第七章:独臂孤忠: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——断后死令_陈友谅_汉川_元军
你的位置:乐鱼体育app官方版下载安装 > 新闻动态 >小说连载第七章:独臂孤忠: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——断后死令_陈友谅_汉川_元军
发布日期:2025-08-19 11:29 点击次数:155第七章:断后死令
至正十六年(1356年)的汉川平原,被战火熏成了焦土色。龟裂的田埂上散落着断矛与箭簇,去年秋收的麦秸被烧成黑灰,风一吹就卷着血味往人鼻子里钻。红巾军的战旗在硝烟中猎猎作响,旗面的"倪"字被弹孔打得像筛子,却掩不住阵脚松动的颓势——倪文俊麾下的大军已与元军鏖战三日,起初攻克数座据点的锐气,在元军源源不断的精锐反扑下,正一点点被消磨殆尽,像被烈日晒化的冰雪。
"轰隆——"元军的投石机砸塌了红巾军的左翼营垒,花岗岩弹丸撞碎夯土的巨响里,传来凄厉的惨叫。倪文俊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,望着如黑云压境般涌来的元军骑兵,银枪在掌心攥得发白,枪缨上的红绸被冷汗浸成深紫色。那些铁甲骑兵的马蹄踏碎了冻土,震得大地都在颤抖,铁蹄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,仿佛要将整个红巾军阵地碾成齑粉,连天空都被染成了浑浊的黄。
"将军!再不撤,咱们就要被包饺子了!"副将嘶吼着扑到台下,甲胄上插着三支断箭,其中一支箭头穿透了护心镜,只差寸许就要了他的命。倪文俊猛地转身,猩红的目光扫过帐下众将,铜制帅案被他拍得震天响:"必须留一支队伍断后!谁愿守汉川断桥?"
展开剩余71%帐内瞬间死寂,连烛火燃烧的噼啪声都变得格外清晰。所有人都知道,汉川断桥是元军追击的必经之路,那座被洪水冲断半截的石桥,如今只剩丈余宽的通道,看似易守,实则是死地——断后,意味着要面对十倍于己的铁骑洪流,意味着九死一生,甚至十死无生。众将或低头看靴,靴底的泥渍里还沾着昨日的血;或转头望帐外,仿佛帐外的风沙能给出答案。唯有陈友谅突然出列,铁甲撞击的脆响打破了沉默,像块石头砸进死水。
"末将愿往!"他单膝跪地,甲胄的边缘磕在青砖上,发出清脆的响,声音洪亮如钟,在帐内回荡,"汉川断桥地势险要,末将愿率部死守,为大军争取撤退时间!"他的玄色披风铺在地上,绣着的狼头图案在烛火下闪着幽光。
倪文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,手已按在兵符上,刚要应允,却见陈友谅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恳切:"只是末将麾下多为步卒,恐难抵铁骑冲击。定边兄弟勇猛过人,麾下三百死士皆是百战精锐,个个能以一当十。若能由他主守,末将愿率主力殿后接应,必能万无一失,保大军周全。"
张定边猛地抬头,对上陈友谅的目光。这位大哥眼中明明藏着闪躲,像偷东西被撞见的孩童,嘴角却挂着恳切的笑,连左眉那道黄州留下的刀疤都显得格外真诚:"三弟,此战关乎全军安危,非你不可。"帐外的风卷着沙尘撞在帐幕上,发出呜咽般的声响,像在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换防叹息,又像在预示着什么不祥。
张定边深吸一口气,胸腔里灌满了冰冷的空气,带着战场特有的铁锈味。他踏前一步,玄铁大刀重重顿地,刀柄砸在青砖上的闷响震得烛火都晃了晃:"末将愿往!请将军给我三百死士,定保大军安然撤退!"他没有看陈友谅,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,像块烧红的铁投入冷水,掷地有声。
倪文俊抚着胡须沉吟片刻,花白的胡子在胸前抖动,终是点头:"准了!陈友谅率主力即刻随我撤退,张定边留镇断桥,接应船队随后就到!"兵符被他劈成两半,一半塞进张定边手里,铜质的符牌还带着他掌心的温度。
半个时辰后,汉川断桥已布下防务。这座横跨湍急河流的石桥,桥面木板被拆去大半,仅留中间三尺宽的通道,两侧的桥栏被凿出密密麻麻的箭孔,每个箭孔后都蹲着名弓弩手,弓弦拉得如满月。张定边让三百死士分作三队:前队守桥,每人腰间都别着柄短刀,预备着近身肉搏;中队备箭,箭囊里的狼牙箭在阳光下闪着寒光;后队藏在桥底石缝里——那是他留给弟兄们最后的退路,石缝深处还藏着几艘羊皮筏子。
"记住,咱们守的不是桥,是身后十万弟兄的命!"张定边的声音在寒风中飘散,带着金属般的质感。他亲手将最后一块木板推入河中,湍急的河水卷着木板撞在桥墩上,发出绝望的呜咽,像亡魂的哭泣。
此时,陈友谅率领的接应船队本该在下游待命,水面却空荡荡的,只有几只水鸟在盘旋。张定边派去催促的亲兵回报,说陈将军"临时接到倪帅命令,需先护送粮草撤退",让他们"务必坚持到明日拂晓,切勿恋战"。亲兵说话时眼神闪烁,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,显然还有话没说。
"大哥这是......"一名死士忍不住低语,他是张定边从黄蓬镇带出来的同乡,左额有块月牙形的疤。话未说完,就被张定边冷冷打断:"执行命令!"他望着下游空荡荡的水面,心中突然涌起一阵不安,像有只冰冷的手攥住了心脏。走到岸边检查系船的绳索时,手指触到的断口异常平整——那不是被水流冲断的,是被人用利刃齐刷刷割断的,断口处还残留着刀削的痕迹。
远处传来元军先锋的呐喊,像闷雷般滚过平原,马蹄声如密集的鼓点逼近。张定边握紧玄铁刀,刀身在残阳下泛着冷光,映出他骤然沉下的脸。桥底的死士悄悄递上块干粮,他却摇了摇头——此刻他才明白,所谓的接应,从一开始就是场骗局,他们这三百人,不过是被用来拖延时间的弃子。
发布于:河南省